
安居才能乐业。对于想来厦门工作或创业的海内外英才来说,他们在厦门的住房条件和住房待遇将获得极大改善。市委市政府近日出台的《厦门市企事业单位人才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规定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才可申请租赁或购买人才住房。
昨日下午,市政府特别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人事局局长刘育生就政策的主要内容、亮点等进行详细解读。
【已购房者不能申请人才住房】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可申请人才住房?对此,《办法》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申请人才住房的对象范围包括:(1)在我市辖区内企业、市(区)属事业单位工作,人事关系、户籍均在本市,遵纪守法、表现良好,并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在职在岗人才。(2)申请人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应作为共同申请人,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在厦无任何房产,且近五年内在厦无房产交易。申请人的父母具有本市户籍、在厦无任何房产且近五年内在厦无房产交易的,可参与申请。
在厦已租住、购买公有住房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统建解困房、解危安置房、落实侨房政策安置房、集资房、拆迁公有住房的安置房(含实行货币安置的)等享受政府住房优惠政策的,包括房产已交易的,不得再申请人才住房。其中退出租住房且符合申请条件的人才,可申请购买人才住房。
据了解,本次出台的人才住房政策将引进人才和本地人才一起纳入申请的对象范围,同时,为了大力吸引留学人才来厦创业、工作,《办法》对申请租赁人才住房的留学人员的户籍未做限制。
【政府给予60%的租金补助】
想申请租赁人才住房,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才,或具有国家执业资格的高级技师;(2)在企业工作,具有本科学历(含经认定的留学人员的学士学位),且在厦具有三年以上与申请时同一类岗位相关工作经历,申请时与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岗位平均月薪酬(以缴纳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为据)不低于本市上一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倍。
刘育生介绍,根据《办法》的规定,我市每年将提供一定数量的人才住房,供符合条件的人才申请租赁,并由政府给予60%的租金补助。但享受引进人才经济补贴的人才,在享受经济补贴期间,承租人才住房的,财政不予租金补助。
人才住房配租建筑面积控制标准按市社会保障性租赁房的标准执行。配租房型分为一房型、二房型、三房型。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或高级职称的人才,或二人及以上户的人才可配租三房型,其他人才可配租二房型,人才也可自愿申请下调房型。
人才住房租赁合同签订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逾期不提出申请并续签租赁合同和租金补助合同的,视为自动放弃资格。
【购房售价与保障房相同】
想申请购买人才住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同时具有硕士学位及副高级职称;(2)在厦具有一年以上与申请时同一类岗位相关工作经历,且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人才或具有国家执业资格的高级技师;(3)在厦具有三年以上与申请时同一类岗位相关工作经历,且具有硕士学位。
根据《办法》的规定,我市每年将提供一定数量的人才住房,供符合条件的人才申请购买,人才住房的售价与社会保障性住房相同。
人才住房配售建筑面积控制标准为:正高级职称人才不高于130平方米;博士学位或副高级职称人才不高于110平方米;硕士学位人才、高级技师人才不高于90平方米。
据了解,目前准备向人才配售的房源大约有200多套,其中一大部分为原来的经济适用房。
【通过评分公开获取住房】
如何获取人才住房呢?刘育生介绍,本次出台的人才住房政策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上海人才综合评价办法等,并结合我市实际,采取评分的办法,使人才评价更公开公正、科学合理,也更具有操作性。刘育生说,人才住房分配通过三次公示,将申请和审批过程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弄虚作假等违反规定的一律取消人才优惠政策的享受资格。
对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其他特别需要、特别紧缺、具有特殊才能的企事业单位人才,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可优先配租或配售人才住房。
【建立人才住房退出机制】
本次人才住房政策建立了人才住房退出机制,规定了人才住房退出办法:购买人才住房不满5年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购人才住房不得上市交易,由市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回购。购买人才住房满5年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购人才住房可上市交易,但应按照市保障性经济适用房的有关规定执行。(1)购房人或购房人的配偶在厦购房的;(2)购房人人事关系调离厦门市辖区内企业、市(区)属事业单位的;(3)因其他原因确需转让所购人才住房的。
【贴心提醒】
人才住房租购申请今起受理
从今天开始,市人事局将受理租赁、购买人才住房的申请,以及人才经济补贴的申请。受理时间为正常上班时间。受理地点为湖滨北路98号(财经大厦一楼)。联系电话:5398980。邮箱:HR@xmrs.gov.cn 。政策详情请登录厦门市政府网站、厦门人事网、厦门人才网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