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地方政府如何制定救市政策 请参考先行者做法
来源:新快报 作者: 2008-10-24 8:49:55
  各界关于到底要不要救楼市的争论还未平息,中央还是决定出手稳定房价。周三晚,在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暂时取消印花税等在内的六条救市措施正式出台的同时,此前众多地方政府颁布的救市政策也得到了承认,政府明确表态,“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

  既然新政是为了稳定已经量价齐跌的房地产市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就是衡量的硬指标。“10·22”新政的效果显现还有待时日,但早在数月之前就已经开始执行的各地救市政策,则已经有结果可以检验。这些早期开始救市的城市的楼市表现,一定程度上对各地方政府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有指导意义。

  代表城市:西安、长沙

  失败价量继续下跌

  在地方政府救市的问题上,走得并不是最早的西安,却是受抨击最大的一个城市。在救市争论风头正劲的9月初,西安出台了减免、缓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相关政策。

  效果:在一片反对声中,9月份,西安市普通住宅市场仍继续下降趋势,成交面积环比下跌2.68%,普通住宅的成交均价环比下跌0.09%,而住宅销售套数为4502套,环比下跌5.6%。而其成交面积的同比数字更是达到54.7%,创下同比降幅的新低。西安目前房价维持在4000元到4500元/平方米的价位。

  长沙市在7月22日已推出了救市政策,主要包含全面推行货币补贴方式、下调二手房交易综合税、公积金贷款首付降为20%等措施。而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则规定不得提前收取,对房地产开发过程的规费,没有规定的坚决取消,能降低标准的尽量降低标准。

  效果:据称,长沙市政府之所以抢先出台利好政策,就是为了给接下来的“金九银十”楼市传统销售旺季打开局面,但结果却只能令长沙市政府和众多房地产商失望,数据显示,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长沙市商品住宅期房共成交7.06万平方米,较去年下降了8.01万平方米,与去年相比几近腰斩。

  代表城市:杭州、沈阳

  观望救市政策波澜不惊

  虽然出台了被称为“24条”的救市新政,但这些政策却没有为杭州楼市带来太多“涟漪”。

  效果:在10月20日闭幕的杭州房博会,四天共成交商品房408套,成交面积39593平方米,成交金额4.2亿元。其中,14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共成交254套;套型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成交199套,面积17313平方米,成交金额1.6亿元。成交套数、面积、金额比上届房博会都有所下降,到展人次超过36万,与上届基本持平。

  早在今年5月1日,沈阳市就按照新的普通住房价格标准界定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并执行相应的税收征收政策。“新的普通住宅价格标准与此前的价格标准相比,幅度最大的一级区域,价格提高了980元/平方米。购房价低于此标准的,契税缴纳比例将由4%变为1.5%。”

  效果:沈阳颁发新政后的楼市走势并不平稳,进入8月后,商品房成交量环比减少24.88%,同比减少近两成。不过,9月份的市场还是回弹商品房成交180万平方米。

  代表城市:南京、厦门、杭州

  成功人气回升成交翻倍

  2008年9月,南京市政府《关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意见》出台“地产新政20条”,包括从今年10月1日起,凡购买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宅(含二手房)的,给予房款总额1%的补贴;凡购买91至144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的,给予房款总额0.5%的补贴。

  效果:“南京20条”出台后,仅仅经过了两周的适应期,南京楼市又回到了每天售房百余套的水平。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19:00,10月13日-19日期间,南京商品住宅共认购976套、成交887套,日均售房127套。与新政出台前一周日均卖房66套相比,上周日均成交量几乎翻了一倍。

  对于二手房市场来说,新政出台的利好也显现出效果。目前南京是按照产权证办理时间来判断买房是否满5年,如果认定时点提前到签合同的日期,也就是提前了1—2年的时间,将有大批次新房源在卖房时不需要交纳5.5%的营业税。

  8月1日起,厦门市也降低了购买商品住房入城镇居民户口的政策门槛,调整了普通住房标准。根据新政策规定,在厦门岛外同安、翔安两区(大同街道、祥平街道、大嶝镇除外)购买商品住房的,除享受原有“购房入户”政策外,新增“购买70-80平方米商品住房可办理不超过2人的常住户口”的政策。该政策适用于2008年8月1日后通过“招拍挂”公开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项目。

  效果:新政实施两个月后,厦门9月份的住宅成交达到681套,与8月的563套环比上涨了21%,但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8196元/平方米,环比下降了21.2%,黄金周后第一周商品住宅总成交面积也继续保证增幅。

  记者手记

  价格卡住了成交量

  从西安到长沙,政策出台不少,但成交量就是上不去,瓶颈就在“价格”上。据西安房地产业专家付士山介绍,目前西安市工薪阶层所能接受的房屋价格在3000元到3500元/平方米之间,而经过去年下半年的一波急速上涨后,目前房价仍维持在4000元到4500元/平方米的价位上,与市民的心理预期价格存在一定的落差。“西安房地产市场的总体特点是刚性需求强,投资需求较弱。事实上许多人是需要买房的,只不过目前的房价还没有回归合理区间,让他们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而这种情况在救市不利的长沙也同样存在,数据显示,长沙市的房价在过去的“房地产黄金五年”中,从均价每平方米千元出头,到如今已经达到4000元/平方米左右,而即使是经历了今年以来全国房价的数轮调整,目前长沙市内一些位置较好的楼盘仍叫价5000元至6000元/平方米。

  面对一波波出台的新政,其实老百姓的心理防线已经有所松动。周三晚上,中央救市政策一出台,记者就接连接了两个朋友的电话,都是询问想买自住的房子是否该出手了。而这些天在和一些销售人员聊天的时候,他们也说现在买家观望的态度已经有点缓和了,“不像前几个月要追着人家的屁股后面递资料,做讲解了,更多人愿意站下来听听细节。”不过,这些金牌销售也坦诚,真正能留住客人的还是价钱。

  现在的事实是,在硬朗的房价背后,必然有大幅萎缩的成交量。在出台众多利好政策希望稳定楼市的时候,中央和地方政府或许更应该关注到底是什么卡住了老百姓们的购房需求。

相关资讯
最新租赁
同居故事